【給史達林的禮物】The Gift to Stalin  /2008

 

【給史達林的禮物】改編自真實故事,由哈薩克著名新銳導演魯斯坦‧艾德拉謝夫(Rustem Abdrashev)執導,以1949年史達林統治下的前蘇聯為背景,當時專制政權將莫斯科少數民族強驅至中亞地區;另一方面,蘇聯選擇哈薩克小村莊進行核武試爆,而這裡就是故事的源頭…..

 

俄羅斯的莫斯科曾舉辦一場「送給領袖的禮物」展覽會,其中又屬史達林收到的禮物數量最多,特別是在1949年慶祝史達林70大壽的那一年。在琳瑯滿目的禮物中,有一封來自五歲小孩親手寫的信,道出了當時每個小孩的心聲:「希望爸爸能夠回家。」這個真實事件便是【給史達林的禮物】的故事原型,那位小孩在電影裡化為死裡逃生的孤兒沙士奇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以上資料摘自網路

 


 

 

我超喜歡這部電影。理由:

       第一:拜託,哈薩克電ㄟ影!去哪看阿!哈薩克語發音耶,超酷!

 


       第二:這部電影最大賣點:閃亮亮的「人性光輝」!猶太孤兒沙士奇,被伊斯蘭爺爺哈樹收養,俄羅斯東正姑娘薇拉,為了對付蘇聯警察戶口盤查,不惜賣身,充當慰安婦。在大草原裡,宗教信仰沒有像鏡頭一再出現的耶路撒冷那裡,那樣緊張、對立;他們彷彿真的理解,儘管是不同宗教,起源同樣來自亞伯拉罕,殊途同歸。人與人之間的照顧、支持,對小孩的包容,對孤兒的關懷,活生生大同世界再現。

 

第三:有光明,當然對照黑暗,不然電影有何張力?蘇聯警察,在此扮演「撒旦」角色,強暴婦女、耀武揚威,村民敢怒不敢言。孤寂的鐵軌,破舊的火車,被流放的少數民族,突顯時代的悲劇。

 

第四:巧妙的結合歷史,用溫柔、但深沈、堅定的態度批判二戰後的蘇聯歷史。1949年,蘇聯舉國慶祝史達林70大壽,對莫斯科而言,這是莊嚴慶典;但對邊境哈薩克小村莊而言,是荒謬劇。天高皇帝遠,究竟史達林是誰?某種程度而言,史達林改變了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,限制了自由,但卻得為他慶生?獨裁政體的悲哀,從影片中略微體會。片尾,核彈試爆,村民對蘇聯的貢獻就是家鄉淪為試爆場地。嗚呼哀哉!

 

第五:從片中,體會到不管命運有多苦,人得韌性就有多大!「即便至親至愛不幸遠離,我們更要在心中持守一片淨土,永遠守護彼此的珍貴記憶。」導演魯斯坦‧艾德拉謝夫(Rustem Abdrashev)如此說道。劇中哈士奇僥倖、離奇的長大,雖然尋求生父、生母不可得,但至少擁有救命恩人、精神導師哈樹爺爺,對過去懷念、感恩,但眼光向前,步伐勇敢。薇拉,能勇於追求幸福,掌握自己婚姻,雖然婚禮被破壞,但至少她曾有夢,知道波蘭人亞齊愛她。哈樹爺爺,不知為何喪偶、喪子,也不知為何瞎了一眼(或許是因為參加二戰),但沒有因此失去愛的能力,他的愛,呵護哈士奇長大,也同時讓自己的生命更顯意義。

 

第六:「控訴型」的電影,往往「慘不忍睹」,這部電影並沒有這樣玩,片中有美麗風景、寬闊草原、甚至一場歡樂婚禮。但,無奈、無力感,讓觀眾看完電影,也不勝欷噓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or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