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、17年前播下的種子,今天看他長成大樹,心中真是百感交集….

 

S是我教書生涯第四年導師班教到的國一學生,他和一般學生比沒啥兩樣,活潑、好動,很精靈的樣子。但第一次段考後,我發現他的成績中每一科都差強人意,唯獨英文,居然誇張到不及格!拜託,才國一上耶,一般同學都是考95分以上的!這孩子還有另一個特別引我注意的原因,是資料卡上他寫「與叔叔同住」,父與母都沒有在身邊。當然,身為導師的我先叫他來談談,瞭解狀況。依稀記得,他說媽媽在療養院,不知道爸爸在哪裡,家中有爺爺、姊姊與叔叔一家人;英文不及格原因是有一堂課在跟同學玩,沒跟上進度,以後就聽不懂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雖然我不是英文老師,但教國一英文還綽綽有餘,我當下做了決定,要義務教他英文,直到他銜接上班上英文老師的進度;果然這孩子沒讓我失望,第二次段考,英文突飛猛進,考了90多分,我也結束英文家教,但不忘連續三年關照班上英文老師,請他們對S投以關愛眼神。另外,當時老公在上理化家教班,也讓國二的他一起來上,直到畢業。

    

        S的功課,並非特別傑出,但也讓他三年後考上後段公立高中。畢業後的他,杳無影蹤,藉由同一屆的學生,打聽到他念世新大學、軍校、結婚…。

 

        今天下午,因我在門外跟修瓦斯的工人周旋,這孩子突然大喊「老師」、「老師」-S跟他的朋友經過。

 

看著一位高壯的「成年人」叫我老師,而且還叫出我的名字,一下子,我認不出來;經他提示「你教過我英文」,我才猛然叫出他的名字。先說一些好久不見、變胖、變高、結婚沒、小孩多大了之類的客套話,得知S現在已30歲,當職業軍人,官階上尉,在桃園上班,老婆也在桃園的銀行上班,小孩四個月大,阿公已經過世,媽媽還在療養院,姊姊嫁人了….。

 

孩子一直表示感謝,說我是他的恩人。其實,能看到他,對我而言,才是真正放下心中牽掛。任何場景,只要碰到那一屆畢業同學,馬上勾起我的回憶,都連忙打聽「有S的消息嗎?」總覺得不能摸摸他,看看他,不能安心,那種辛酸、心疼的感覺,一直放不下。

 

讓我shock的是,是後來孩子後來跟我說的話。他說當時來家中上課時,師丈的「特殊待遇」-免費上課,讓他壓力很大,壓力大到不敢靠近老師,壓力大到不敢考不好理化,甚至壓力大到不敢回來找老師。也說一位好心的小學老師,曾「公開」要送他一袋制服、書本,他得在眾目睽睽下領取,深感「屈辱」。說高中時「第一次」在姨婆帶領下去療養院看「陌生」的媽媽,嚎啕大哭。說叔叔雖然待他很好,但寄人籬下,自卑感重,國中放學後最愛去同學家混,拖到不得不離開,再去路上徘徊,撐到最後一秒才回叔叔家。說國中時每天零錢10元,但回家時會有20元,因同學的媽媽會託兒子轉交給他零用錢花用。說高中時,就跟姊姊搬出來住。說他現在抱著兒子時,常看著兒子的臉蛋,一邊想說他當年可曾有長輩這樣抱過、疼過、近距離看過嗎?

 

我訝異他的蛻變,欣喜他的出現。雖然S說他已到30歲,我仍不忘盡到「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」責任,叨叨序序的念他,要記得去探望叔叔一家人阿,跟姊姊不要嘔氣,當弟弟的吃點虧沒關係阿,跟丈母娘同住要當福氣阿;最重要的是要當說故事、公園陪玩、幫小北鼻洗澡的奶爸,一方面盡爸爸職責,另一方面,彌補自己童年,人生得以完整、圓滿。

 

臨別前,用力的跟他擁抱兩次,才依依不捨道別。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,那位陪他來的「友人」,據說是S的小學同學,國中同校不同班,至今仍是最好死黨,所以S常常待在他家,也長久以來深受他的母親照顧。

 

最後我對始終微笑靜靜聽我們對話的「友人」說:「謝謝你長久以來陪伴S。」

 

他從容回我:「身為S的朋友,我謝謝妳對他所做的一切。」

 

當然,我內心波濤洶湧,感觸良多。第一,不要吝嗇、遲疑對小孩、學生關愛,一定值得;這對我未來的職業生涯,很有啟發。第二,太多的愛,有時會變成負擔,以後處理類似問題時,要再更體貼一點。第三,真的不要太在意學生有無認真聽我的課,或分數考幾分,有時候,給予學生最大的觸發,不是在課文上。第四,鼓勵小孩子交朋友,尤其是這般有情有義的哥們。

 

我迫不及待想分享這個故事;特別是我的媽媽,我想她一定很開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or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