驀然回首闌珊處-唭哩岸自然步道 20130811     蔡源彬老師 帶領

 

●唭里岸/

p「Ki-Lrig-an」

唭哩岸在《淡水廳志》記載為「唭哩岸莊」。明鄭時期,為防止清兵進攻,曾經遣將駐兵、招來佃農開闢農田;清雍正年間,在此開七星墩灌溉,唭哩岸成為淡水河北岸農業發祥地。

 2003年國立陽明大學興建圖資大樓,進行地質鑽探,挖出含有鹹水貝殼之唭哩岸石,證明台北盆地內曾經是鹹水湖或海域,「唭哩岸」意涵「海灣」才獲得另一個證據。

 唭哩岸,1650年代荷治臺灣時期,標示為Kirananna[2],為凱達格蘭聚落之一   (Killrigan?/Kil-rigan?)。

 早期凱達格蘭族人在這兒過著單純的漁獵生活。在荷蘭人侵入唭哩岸時,為了供應淡水、雞籠( 現基隆 )一帶荷蘭軍的飲食用品,及增加稅收,極力鼓勵漢人移住本地或來此貿易。而後,在明永曆廿一年( 西元1667年 ),鄭經派兵遣將把淡水一帶的荷蘭人驅離後,屯兵進駐,自此,漢人在唭哩岸建廟、築屋、鋪路,對凱達格蘭族人漸漸產生影響,並加速漢化。

 p漢人移入

漢人早在明萬曆年間就在北投出現貿易行為。1770年代,清朝治台時期,開放漢人進入台北盆地開墾農地,漢人在平埔族居住地附近落腳居住,闢土開街,形成漢人聚落。漢人自稱開墾台北是來自唭哩岸,也開始使用唭哩岸漢字地名,後有稱為奇里岸,均指同一地區。

 

在兩百年前,由福建同安及漳州等地的先民渡海來台,從淡水河口進入,開發關渡、唭哩岸一帶,因唭哩岸的地理之勢,成為先民進入台北開墾的第一站。據《淡水廳志》記載:「淡水開墾,自奇里岸( 今唭哩岸 )始。」由此可知,唭哩岸是漢人在台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點。早在清初,此地就有條「唭哩岸街」( 今立農街 ),它是淡北最早的市街,也是當時由台北進入淡水的商旅必經要道( 淡北古道 ),搭配船隻運行八仙圳和清水圳,加上淡水河的船隻都會在此裝卸貨物和休憩,當時唭哩岸設有商店、客棧、酒家,景象繁榮。

 

●唭哩岸石

p地質

  唭哩岸步道的地層為沈積岩,砂岩地質,屬於第三紀「濱海相」木山層,距今2,400萬年 ~ 2,200萬年前。走在唭哩岸自然步道上,從它的岩層露頭處處可以看到雪白的砂岩、不規則斜交紋路的「交錯層」、清晰的波痕岩壁與氧化鐵的沉積痕跡、「蜂窩壁」、剝落的洋蔥石等現象,都足以說明唭哩岸山和丹鳳山、軍艦岩是連成一線,屬於古老的濱海環境。唭哩岸因此成為觀察「濱海相」地質的最方便地點。

  q運用

北投唭哩岸因受惠於砂岩地質,蘊含石材原料,清代時便已大量開採,供應各式建築之用,採石業因而興盛。日據初期報導即指出:「在臺北附近……其採石場之最盛者,北投庄、石角山、八芝蘭庄、劍潭也。」   北投即集中於丹鳳山、軍艦岩等地開採。採石業者打石之後,以獨輪車等搬運工具運送至河邊,再以八仙圳之水利運輸送往外地。

   光復後因私人建築與工廠需求,加以石牌地區山石因多屬於矽砂質,密度小且耐燒,同是造窯和煙囪的好材料,興盛時在石牌地區即有十多家採石場。打石工人多為農夫,利用農閒來增加收入。因規模龐大,民國40年時並組有陽明山區石作業職業工會。 後因工資提升、水土環保考量,加以鋼筋水泥取代天然石材,終致北投地區的人工採石行業至1980年代漸告式微。

  

○唭里岸歷史

1654 map. 荷蘭地圖。 標Kirananna(《手繪淡水及其附近村落及雞籠嶼圖》)

鄭經修官道北投入淡水

清朝以繳稅否論熟番或生番

1694 康熙大地震/1697郁永河 來(康熙34)

皇輿全覽圖書有標示

1720 街市形成

1745乾隆 /石牌界碑/淡水廳同知曾日瑛

…..根據1760年(乾隆25年)余文儀之《續修臺灣府志》卷二規制∕   倉庫,載:「淡水廳倉廒四所:一在竹塹城,計一十二間。……番社社倉三十四所:一搭搭攸社,…一.毛少翁社,一.北投社,一.奇里岸社,…」,11文中奇里岸社設有社倉,顯示唭哩岸地區土地已開墾與務農之事。..

 1901 淡水線通車

 民57/北投屬台北市/ 唭里岸街→ 台北第一街

1997台北捷運淡水線通車,地方人士力倡正名,設有「唭哩岸」站

 

漳泉開墾/ 謝(寶樹堂)魏賴三姓為主

頂下郊拼:時間1853; 同安人。拜霞海城隍?

 

○泉州人坐海口開店鋪 漳州人落平陽收店租 客家人走山尾曬菜脯

 

●濱海木山層證據:鹹水貝殼-陽明大學 &林投

 

○階梯上苦楝/羽狀複葉/樹幹乾(台灣欒樹林/樹幹/粉塵)

 

 

●烏臼/陀螺素材

南 一樟二瓊三埔姜四苦伶

北 樟ㄍㄠˊ號 瓊ㄍㄠ走 芭樂柴釘死狗

烏臼紅於楓

 

●使君子

白花/未授粉/紅花

宋醫/郭使君/ 種子治迴蟲

同一族/欖仁 也是使君子科

 

●林投

 

○土鳳梨。鳳梨山

 

●相思樹/墾丁來的/相思真葉

 

●蔓花生

 

○刺竹/ 聚落/ 防禦

 

○步道:涼亭。 日晷。 日治觀景平台。

 

○九重葛。 三苞包三花

 

●翅果鐵刀木

 

○提琴葉榕/榕屬桑科

 

○福德廟會/原陰神廟→陽神

 

●下街福德廟/旁有陰神

 

 

●八仙圳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○立農國小的圍牆

     山黃梔+雞蛋花

 

 

●竹子巷。257巷(今天沒空進去)

 ○國防色面磚:綠色 or 土黃色or 13鉤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○昔日頂街/商業區 黑板樹 雙面街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○慈生宮

別名:神農大帝。 炎帝。 神農氏。 藥神

欣賞重點:四季 24節氣 地圖

 

  

 

 

慈生宮的緣起可溯至明永曆二十三年(西元1662年),據台北縣(註 1)誌所載:「慈生宮為淡北寺廟之始,明末,福建同安、漳州兩縣先民移民至淡北地區,後來漸漸擴展到唭哩岸。」因此慈生宮是由當時從唐山渡海來台的福建省同安、漳州兩縣籍居民合力創建。之後歷經康熙、乾隆,光緒七年(西元1881年)改建,又於光緒八年遷建現址,現今廟貌乃是民國五十八年(西元1969年)整建完成的。

 《台北縣誌》中記載:「慈生宮建於明永曆二三己酉年,祀五谷先帝、天上聖母、福德正神」。明末,福建同安、漳州兩縣先民來台開墾荒地,務農耕作。先民來台拓墾,地域觀念強,漢番時起爭端,祀奉神農可減少械鬥與紛爭,保祐五穀豐收、庇佑鄉民。

 

門口欣賞獅子:日本開口母獅,表示女權

  

1669(永曆23)蓋;1882(光緒8)遷於現址(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一段321號);1927(昭和2)重修

石刻地圖/ 王秀杞先生作品:

「唭里岸且為海上商旅休憩站,彼時淡水河的船隻常停於此裝卸貨物和休息,故商店、客棧、酒家林立,市況繁盛,商賈富足,號稱「九萬二七千」,

意即萬金富豪有九位,千金富豪有二十七位。」

唭哩岸居民為開闢水田興修水圳,最早之文獻見於《淡水廳志》卷三志二建置志∕水利:「七星墩圳37:在芝蘭堡,距廳北一百三十里。雍正年間,38業戶舉人王錫祺39暨農民自置。其水自七星墩西流至磺溪及芝蘭堡,灌溉田甲。無水租。」40乾隆年間又闢唭哩岸圳,41引磺溪及附近水源,灌溉唭哩岸、42石牌、北投三庄農田613甲。43而水利之開發影響農耕生產方式,由原來之移耕、棄耕,變為定耕,且稻作一年可收成二次。水利埤圳之興築,不僅增加水田單位面積產量,也大幅提高土地經濟價值,可說是台灣農業土地第一次重要改革。水稻種植面積擴大,人口容收量增加,米穀增產有利於聚落的形成與發展,據此也可推測唭哩岸地區於雍正、乾隆年間因水利設施之開鑿,土地之開墾完成集中於此時,聚落因而興盛發展。

 

《淡水廳志》卷三志二建置志

    橋渡:「淇里岸石橋:廳北芝蘭堡淇里岸街東。乾隆四十六年,舉人王錫祺、莊耆潘元振等捐造。淇里岸柴橋:廳北淇里岸街西。舉人王錫祺等捐造。」44更可確知1780年代,唭哩岸街肆已衍然成型。

 日治以降,台北盆地的交通漸由

   陸路取代水路交通,隨公路、鐵路的開通道路延伸至何處,就帶動當地的繁榮,這也是唭哩岸變遷之轉捩點:清代,船隻可由清水圳行駛至唭哩岸之海防厝(即北投汛,位於今振興醫院附近),是當時重要貨物集散地和吞吐港。58日治時期,1901年淡水鐵路通車,但未在唭哩岸設驛站、北淡公路改道、河川淤塞等交通運輸功能衰退之因素,唭哩岸地區因而日漸沒落。

 

清水圳/航運/運貨  圳道位置在今立農國小下

港口:海防厝(北投汛,清代有官兵在此地駐守) 今振興醫院附近

慈生宮上有八仙圳:從磺溪→天母北路永和橋→榮總→保三→陽明醫學院→東華里→立農里→永欣里→穿越關渡平原,後於八仙里注入基隆河。..

 

 


●可參考:

 http://www.th.gov.tw/files/613_13.pdf

唭哩岸與慈生宮歷史變遷之研究

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

林芬郁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Flor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