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

書賊》心得 
○作者:馬格斯‧朱薩克(Markus Zusak)/1975年出生於雪梨,父母分別為奧地利及德國後裔。


○出版社:木馬文化 


○出版時間:2007 


○書的由來:學生借給我的 
    
        真的,關於批判納粹的文藝作品、音樂電影,已經滿坑滿谷;早就知道這本書也是類似題材,起先我對它並沒有多少信心與興趣。 但這本書,真的很好看;再高級一點形容,很感人,連麻木不仁的我,都滴下眼淚,哭到鼻塞。
 
        書裡有溫馨面:可人的小孤女-主角利賽爾,青梅竹馬魯迪的情愫滋生,養父、養母的親情包容,鄰居往來、學校生活;書中也有黑暗無奈面,納粹執政、二戰、猶太人送進焚化爐、貧窮、管制、空襲、死人、家庭破碎、生離死別、白髮人送黑髮人、黑髮人送白髮人….。還有一個吊人胃口、讓讀者永遠懸著一顆心的角色-麥克斯,他出場原因的溫馨,處境的艱難,讓所有讀者都為他的生命安全祈禱。最了不起的是有個意外的串場人物,我想他應該是整本書的精靈,他既能幹有盡責,既冷血又濫情,眼觀四面、耳聽八方-「死神」是也。
 
        厚厚的一本書,讓讀者不知不覺都變成利賽爾的死黨,她的喜怒哀樂、她的想法,都自然的變成我們的情緒與認知;她的期盼,就是我們的期盼。畢竟她只是個可憐小女孩,生父母是人人接些喊打的共產黨,養父母也是社區再渺小、平凡不過的人物,誰會對她起防衛之心?就這樣,眼看小女孩還抓不住僅存的幸福,在慕尼黑歷經一場大轟炸後,養父母、男朋友、整條天堂街、生活的點點滴滴與回憶,全都沒了。看到這,任誰都會不捨,就連書中「死神」也為之動容。
 
        女孩偷書是錯;但弔詭的是鎮長夫人製造機會讓她偷!何也?惜才與情感轉移(鎮長夫人之子死於戰場)。偷書賊經由偷書,與父親的循循善誘,與本身天分、感性、聰慧,終由讀書、唸書、愛書、甚至寫書。那知這本歷經渾沌人事才寫成的書,也在慕尼黑空襲中遺失;「偷書賊掉書」?諷刺吧!
 
        當然還是要批判納粹、批判希特勒;但人性的集體被催眠,被「非理性」的教條所束縛,然後還乖乖遵守、進一步助紂為虐,這難道不是人性的最深沈黑暗面?說到這,想到小說《香水》描述人被集體催眠的景象,應該算是最淋漓盡致吧! 但黑暗中仍有光,這或許正是地球自轉、四季推移的真正力量。小說結尾,證明人世間有真愛,那樣的結局,讓讀者回味再三,謝天謝地。其實老外的書比較不強調 “Happy Ending”,這本書居然賞給讀者一個「歡喜結局」,真是感謝!

 

 


 

後記: 看電影

 

偷書賊 (The Book Thief)/2014

B1  

 

    看完電影偷書賊,即使我有點忘記小說寫啥,但看留下的心得,還是多少抓得住當時看書的悸動!所以,電影,真太令人失望-跟小說相比的話:

B2  

 

1.      女主角利賽爾,太「健康」,找個瘦點(反影營養不良)、有靈性點(反映文采)來演比較有說服力。

 

2.      死神的冷酷、無情與幽默,展現的時間太少(只有頭尾),這有點可惜,我覺得死神是這片子的亮點;倒是批評納粹時間可以少一點,但這或許是出資猶太老闆的堅持....

 

3.      「偷書賊」『偷書』的時間太少,片名乾脆改稱「二戰時的慕尼黑」

 

4.      「慕尼黑大轟炸」場面太寒酸,遠不如實際,就電影畫面,也比不上「戰地情人」之1/10。

 

5.    收尾部分恰到好處,有交代,不矯情,也不濫情..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lorence 的頭像
    Florence

    HI, Florence

    Flor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