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福會 (The Joy Luck Club)/1993/139分

 

 

電影敘述四個故事,關於四個移民美國的中國家庭,故事各自獨立,卻又交互影響。

 

 

舊金山四移民家庭  /  1949 「喜福會」開始

媽媽

蘇Suyuan

林多Lindo

鶯鶯Ying-Ying

安美An-Mei

女兒

君June

最早過世

Waverly曾是西洋棋高手

Lena

嫁給一個對帳目斤斤計較的老公

Rose

曾在婚姻喪失自我,只為討好老公,因此差點失去婚姻

 

蘇曾在逃難時拋棄雙生嬰兒

林多是童養媳,嫁給小老公,後利用謊言(或足智多謀)逃離夫家家庭,取得自由

老公是紈褲子弟,小說裡鶯鶯懷孕一個月拿掉小孩;電影裡鶯鶯在幫小孩洗澡時,故意溺死他,以報復老公

安美的媽媽曾被強暴懷孕,忍辱偷生當四姨太,最後吞鴉片自殺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女兒不懂媽媽,因為代溝,更因不曾走進媽媽的過往生命裡。

 

媽媽也不見得願意掀開自己傷口,讓女兒檢視,因為往事不堪回首,也或許認為女兒不會懂。

 

劇中媽媽們開始說故事,有的是因為見到女兒陷入困境,驚覺同樣問題不斷在家族裡打轉,如同佛家說的眷屬妙,心疼女兒的母親,才以過往血淋淋的經驗,開示女兒找到生命出口。

 

有時,媽媽和女兒談開,是因為因緣具足-時候到了,像片中Lindo & 女兒Waverly 融冰的地點是在美容院。我的經驗,這樣的氛圍,很難特意營造,有時,一壺好茶、 幾杯淺酒、一則新聞、一個八卦,話匣子就開了,諒解、同理、不捨、心中了然。

 

更慘的是,直到媽媽過世,女兒還是對媽媽充滿誤會,甚至怨懟。劇中君的媽媽,至死還沒有baby 雙胞胎的消息,帶著愧疚嚥氣,以當失格母親而自責。君的人生意義,就在於救贖母親犯的錯,圓滿太平洋兩岸的遺憾。

 

小說(1990)裡的喜福會,透過譚恩美(Amy Tan,1952-  )的細膩筆觸,女人家的縝密心思,縱看憂鬱難解的情懷,脈絡比較清楚。電影版裡,英文、中文夾雜的聚會,麻將聲和著電視足球轉播,生菜沙拉夾雜白菜,中式傢俱襯著女孩在玩西洋棋,將移民家庭面臨的文化衝擊,表現得入木三分。鏡頭忽而中國桂林如山水畫景致,忽而美式別墅庭院花木扶疏,忽而八年抗戰逃難畫面,忽而夜上海舞廳夜來香音樂伴著仕女賓客婆娑起舞,忽而洋女婿狼狽拿筷子夾菜吃,出盡洋相,這些跳tone的畫面,正是電影主軸,在時間與空間的流轉中,時代巨輪無情前進,輾出了生生不息與人事全非。

 

電影裡鶯鶯Ying-Ying部分的處理,是我覺得比較失敗的。首先,小說裡鶯鶯的貴氣、驕縱,沒有表演出來;但老公的花天酒地,倒是添油加醋;最誇張的是「幫baby洗澡時溺死自己baby」這段,電影看到這,我整個傻眼?印象中整本小說都很「含蓄」,怎出現如此有違人倫畫面?剛剛去翻書,果然是導演噴狗血橋段,小說是鶯鶯懷孕一個月時去打胎-這意思差很多耶!鶯鶯女兒Lena戲份也少,直接從uncomfortable婚姻演起,還好他的老公令人厭惡的恰如其分,愛計較、雞腸鳥肚,為Lenah蒼白的戲分,增色不少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  我覺得最有趣的事-羽毛 ,一根鵝毛,是影片開端,也是結尾:無獨有偶,我正在為學校優質化計畫努力整理「阿甘正傳」資料,那部影片,飄浮不定的羽毛,隱喻人生的巧遇、運氣。司馬遷也說過「死有重如泰山,輕如鴻毛」, 羽毛,曾幾何時,變成生命課題的最佳教材!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喜福會 The Joy Luck Club
    全站熱搜

    Flor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