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書評 (39)
- Apr 15 Fri 2011 17:16
讀《天觀雙俠》
- Feb 24 Wed 2010 16:52
閱讀《邱吉爾:樂在危險的人生》
- Dec 03 Thu 2009 17:58
看小說《憤怒的葡萄》
- Oct 04 Sun 2009 14:53
看《天使與魔鬼》
週五晚上,租到DVD「天使與魔鬼」Angels and Demons),一口氣看完。但越看心中越是充滿疑惑,怎麼好像跟小說中的差很多?所以,又把書挖出來重看一遍,現在正好來版本比較與心得報告。
- Aug 24 Mon 2009 18:08
暢飲《中亞手繪旅行》
- May 13 Wed 2009 20:57
看《張學良口述歷史》
- Apr 04 Sat 2009 21:25
看書:《哥倫布大交換》
- Aug 11 Mon 2008 15:24
閱讀《法藍德斯棋盤》
- Jul 20 Sun 2008 12:24
《偷書賊》小說&電影心得
- Jun 20 Fri 2008 12:11
《歷史上的大暖化》佳言摘要
- May 14 Wed 2008 11:57
《恐懼之邦》讀後感
《恐懼之邦》 著:Michael Crichton 譯:洪蘭 遠流出版 2005
這本書很妙,感覺是逆向思考,將一個「天經地義」的價值觀,整個給顛覆掉了。
其實一開始並不清楚作者葫蘆裡賣什麼藥?東一句、西一句,不同的場景、不同的人物、不停的意外死亡,確定是一場有計畫的「陰謀」,但不容易看出到底想表達啥。
原來是現在最夯的話題「全球暖化」。幾年來這話題不斷被提醒,甚至是我上課的課程內容。
我告訴學生卡森 《寂靜的春天》的先知卓見,高爾紀錄片《不願面對的真相》裡的警告,還有日本永續經營的努力,德國太陽能版的普遍使用,綠建築的優越性,荷蘭水上「升降屋」不畏懼海面上升…。突然,被一巴掌打醒,「喂!哪些說法其實沒有根據。」那是政客「胡謅」,或野心家為某種目的而特意強調,加上媒體運作、名人效應、慈善公益團體推波助瀾,人造「真理」渾然而生。快將書看完時,我才明白「恐懼之邦」的意義,就是執政者製造莫須有的恐懼,讓人民願意乖乖讓出人權、金錢,而成就一個集權政府。
書上說:1989年,是媒體製造恐懼的分水嶺;之後,「恫嚇」之詞常常出現在報章媒體;